武陵源區天子山鎮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初具規模

【返回列表】2015/09/07浏覽次數:2729


    張家界·武陵源旅遊官網9月7日 (通訊員  李未 )天子山鎮位于張家界市武陵源區西北部,總面(miàn)積56平方公裡(lǐ),核心景區面(miàn)積36平方公裡(lǐ),轄2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,總人口4797人,土家族、白族和苗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地,其中土家族人口達97%以上。境内風景獨特,生态完善,是進(jìn)入武陵源核心景區的北大門,已成(chéng)爲湖北、四川、重慶等自駕遊客的集散地。
    自公元前611年開(kāi)始,天子山鎮就以姓氏聚居着土家族的先民,在曆史的長(cháng)河中産生了獨具民族特色的生産生活習慣。形成(chéng)了土家族節日如:過(guò)“趕年”(比漢族提前一天過(guò)年,月大臘月二十九,月小臘月二十八),農曆四月八日祭牛王節,六月六日曬衣節等;風俗如“哭嫁”;地方性劇種(zhǒng)陽戲以及大量的歌舞,如來源于生産的擺手舞、媷草歌,用于祭祀的茅古斯舞、銅鈴舞,用于節日娛樂的唱花燈、吹木葉、三棒鼓、圍鼓等;還(hái)有以“酸、香、辣”著稱的土家美食,如三下鍋、泥鳅鑽豆腐、酸酢肉、酢魚以及釀酒、雕刻、織錦等傳統工藝。
    “建築爲形,文化爲魂”,因戰火的洗禮和曆史的變遷,天子山境内土家族古建築及民居損毀嚴重,但土家族整體建築封火牆風格或吊腳樓風格得以傳承,體現在第一層與第二層之間爲桃木方披檐,第二層走廊爲吊腳柱和花格欄杆,房屋有雕花木格窗戶,木雕大門,外牆面(miàn)貼青磚或裝闆壁屋頂爲坡屋面(miàn),小青瓦、白檐頭。
    爲弘揚本土文化,天子山鎮制定了有關保護和發(fā)展土家文化的村規民約:在建築上,推行土家族吊角樓或馬頭牆風格,通過(guò)驗收後(hòu),每戶獎勵5000元;在文化傳承上,每年村裡(lǐ)投入3萬元,鼓勵天子山中心學(xué)校,突出民族特色,從娃娃抓起(qǐ),要求學(xué)生穿民服、唱民歌、跳民舞,并請民間老藝人教三棒鼓、圍鼓。在天子山土家族特色村寨保護和發(fā)展方面(miàn),區、鎮兩(liǎng)級政府投入500萬元,實現街道(dào)美化、亮化,投入300多萬元建立自來水廠,解決了1000多人用水問題,投入30萬元給家家戶戶修建化糞池并改水改廁,投入300萬元,實行村道(dào)、組道(dào)路面(miàn)硬化,投入200萬元進(jìn)行有線電視、電信網絡改造,家家戶戶都(dōu)已通有線電視、可以上網,投入3萬多元,搭建了天子山陽戲戲台,完成(chéng)土家文化廣場建設,繼續挖掘整理土家民俗民舞,組建了一個陽戲團,兩(liǎng)支土家族文藝表演隊,與此同時擴大釀酒廠規模,新建一個雕刻廠和一家織錦廠。
    據了解,目前天子山鎮的特色村寨建設已初具規模,2015年上半年,累計有10萬多人次從天子山門票站進(jìn)入核心景區觀光遊覽,自駕遊車輛10000多台次。天子山鎮已成(chéng)爲遊人進(jìn)入武陵源核心景區的又一“黃金通道(dào)”。


[作者:李未]
[編輯:柴本淼]
[來源:張家界在線]



  • 經(jīng)典路線

    找尋最合适您的經(jīng)典旅遊路線

  • 門票預訂

    及時了解各大景點門票享受最優質購票體驗

  • 酒店客棧

    尋找既實惠又可以居住在風景裡(lǐ)的住宿環境

  • 餐飲美食

    爲你提供武陵源最全的美食攻略

  • 購物指南

    爲您提供最專業的購物資訊信息

  • 夜生活

    浪漫無處不在,帶您沉醉在美麗的武陵源

  • 旅遊租車

    城市全覆蓋,車型任意選,手續便捷,服務保證

世界自然遺産

World Natural Heritage

世界地質公園

World Geological Park

國(guó)家森林公園

National Forest Park

國(guó)家級風景名勝區

National Park of China

國(guó)家5A級景區

National Tourst Attraction